國立東華大學歷史所碩一 許雅涵
其實此次參訪行程是我第二次前往慈林參訪,所以對基金會內部的展示品已有些初淺的了解。不過此次前去又和前一次去參訪時感覺有所不同,或許是自己年歲長了、想法變了,又或許是這兩年來臺灣經歷了不少社會運動,透過這幾年社會運動的蓬勃發展來看,可以發現開始有許多年輕人們願意站出來,走上街頭為自己的理想與願景發聲,又或是為了自己及他人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所發聲。
我們這一代的孩子們於成長過程中所接收到的新聞資訊,幾乎都是經濟不景氣及政治亂象等負面的新聞。長期下來常使得我們對政治冷感,對國家社會失望。因為那時尚小的我們無能為力,還不夠有能力為現況做出改變,但透過太陽花學運及其他社會運動來看,發覺那時的孩子長大了,開始漸漸有能力為自己所期望的社會發聲,就算只能盡些微薄之力,也希望能讓社會更好。
此種改變使得以往被烏雲所遮蔽的未來,透出一絲光芒,也將民主希望的種子種下。但如果希望民主能深根這片土地的話,就不能揠苗助長,而是耐心地、慢慢地、小心翼翼地維護它,等待其開花結果的一天。相信透過此種深化的過程,小樹苗也能成長為大樹,為了自己所生長的土地遮風避雨。
因此,慈林教育基金會可說是擔任了每個世代民主進程的另類史官,其紀錄及收藏了歷年來為民主奉獻與付出人們的相關著作及報刊雜誌,為當時犧牲奉獻、努力不懈地人們留下了身影。今日我們之所以能夠了解兒時以為是理所當然的民主並非是理所當然,皆得感謝慈林為先輩們所留下及保存的資料記載,讓我們能夠經由參訪的行程來深刻體會與了解民主是得來不易的,必須好好珍惜。
國立東華大學歷史所碩一 張昀凱
這次是我第二次來到慈林,在歷經318學運後,來到這個地方更令我有不同的感觸,尤其是在民主紀念館中,看到過去警察如何對待抗議的人民時,再比對現今,似乎國家與警察都沒太多的進步,仍停留在過去國民黨的威權體制的教育。尤其想到在行政院的暴力驅離行動,我想這還是臺灣民主仍需要進步的地方。
在民主紀念館中,看到康寧祥先生的所說的故事,大意是說政黨政治就如同廟口的兩間麵攤一樣,有競爭才會有進步,倘若只有一間麵攤,久而久之,老闆會越來越怠惰,品質也就越來越差,就如同當初跟現在的國民黨一樣。這也令我想到在課堂上,時常與老師討論專制與民主的問題,這當然是個大哉問,誰也沒有正確的解答,就如同現今常看到民主政治帶來的是許多的空頭支票與相互抹黑,但這也是臺灣人民的民主素養仍需更進一步的地方。尤其是這次的九合一選舉,我自己是彰化人,看到許多候選人的政見還在說要將台中捷運延伸到彰化來,我想台中自己的BRT都自身難保了,捷運的建成更不知道是何年何月的事情了,依稀記得前次的選舉,台中捷運延伸到彰化的政見也被提出,但選舉後就似乎沒這件事了,我想在經歷過今年許多事件後,臺灣的民眾,尤其是如同我的年輕人更加會去關注政治,因為他們知道對政治冷漠的下場,就是被糟糕的人統治,縱使會有許多意見的分歧,但我想這就是臺灣社會多元的象徵。
在面對對岸國家強勢的壓力下,在臺灣許多有經濟利益掛鉤的人們選擇擁抱對岸的不自由民主,但我想臺灣的民主社會是有其價值存在的,而我們更需要好好維持這些前輩們犧牲自己,努力爭取來的自由,使其更加進步,這就是我們現在所需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