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據時代非暴力抗爭的黃金十年(1921-1931)—以蔣渭水醫師思想及言行為例
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博士論文 周俊雄撰
指導教授 張瑋儀博士
蔣渭水醫師(1891-1931)為出身宜蘭之日據時代台灣非暴力民族運動主要領導人。這篇博士學位論文,主要是探討1920年代蔣渭水醫師,推動台灣非暴力抗爭為核心,一生為「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之目標而努力的過程,期待研究內容可為台灣社會與民主運動的先賢,留下更鮮明的歷史文獻紀錄。
1920年代,蔣渭水醫師,結合同志組織台灣文化協會、台灣民眾黨,催生台灣工友總聯盟,又成為《台灣民報》的保母,共同為台灣人非武裝、非暴力抗日運動寫下可歌可泣的史頁。其研究使用歷史文獻法為經,吉恩•夏普「非暴力行動」研究法為緯,佐以切諾韋斯「3.5%定律」抗爭成功模式,鎖定蔣渭水醫師投身台灣民族運動為中心,透過「抗議與說服、不合作、非暴力干預」三個層次,總共198種非暴力抗爭方式,驗證日據時期非武裝、非暴力抗爭的黃金十年 (1921-1931),抗日先賢志士的興衰成敗歷程和寶貴經驗。
吉恩•夏普(Gene Sharp,1928年1月21日-2018年1月28日)是一位哲學、政治學和社會學學者,研究領域集中在政治學、公眾抗爭、非暴力革命,尤其以對權力和非暴力運動的著述聞名,廣泛流傳於世界各地的社運界,被視為全球「茉莉花革命」的理論推手,在西方國家享有「非暴力抵抗的教父」和「非暴力戰爭的克勞塞維茨」之名,又有「非暴力抗爭理論大師」之譽。他在第一類的「抗議與說服」,歸納出54種方法:第二類「不合作」,包括社會的、經濟的、政治的不合作,共有104個方法;第三類「非暴力干預」,有40種方法。這些理論與方法,在當今的世界各國非暴力抗之運動中廣泛被使用。
本研究結論認為,日據時代之前期,殖民政府以軍事鎮壓武裝抗日分子,後期則著重利益榨取勝過教化。因此,台灣總督府雖發展農工經濟、卻始終抑制教育文化。蔣渭水等台灣民族運動家,力圖以智識啟蒙大眾,推動設置台灣議會,爭取自治活路。但在此非暴力抗爭「黃金十年」,仍受到日本殖民政府極權鎮壓,非暴力行動只能集中在消極性的「抗議與說服」階段,較少進展到經濟的、社會的和政治的「不合作」之第二層級,至於積極性的第三層級「非暴力干預」則是更加稀少。由於日治殖民政府施行嚴刑峻法,實際參與抗爭的人數仍然有限,注定其一切努力功虧一簣。
蔣渭水堅持以非暴力抗爭,發展台灣民族與民主運動,其過程以啟迪文化,發展教育,喚起民心,團結民眾,仍然給予日治殖民統治當局相當大的壓力。蔣渭水以「徹底的性質和不妥協精神」,鞠躬盡瘁,贏得後世的敬重和景仰。蔣渭水自1921年創立台灣文化協會、撰寫台灣診斷書〈臨床講義〉,迄今正好100周年,蔣渭水與其同時期台灣社會運動先賢的努力方向與精神,至今仍是台灣全體人民應該效法與實踐的目標。相信本篇論文之完成,有助於更多當代的台灣人,認同蔣渭水先生堅持的台灣精神。
蔣渭水最後十年餘的生命與奮鬥歷程,雖然僅有全部的四分之一,但其展現不畏強權、奮戰不懈的精神,在台灣歷史上留下令人永遠尊敬與懷念,實在是後代子孫的永遠榮耀,也台灣社會共同的歷史資產。同志肯定蔣渭水一生殊榮,杜聰明親自書撰蔣渭水讚辭贈予蔣渭水之子蔣松輝:「蘭陽傑出大醫卿,濟世懸壺救病情;抗日一生愛民族,立功立德永留名。」杜聰明為蔣渭水一生之言行所立下的醫民醫國歷史定位,可以說是堅定而明確。
蔣松輝曾經把蔣渭水一生的短暫41歲生命歷程進行分析,8歲以前是幼年期,9到15歲就讀漢文書房(私塾),16歲到25歲就讀公學校和總督府醫學校,26歲到30歲這五年專心開業當醫生,31歲到41歲過世前這十年之間,蔣渭水則致力於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台灣文化協會、台灣民眾黨等政治、文化與社會運動。
蔣渭水生命歷程表
期間 | 西曆 | 歲數 | 年數 | 百分比(%) |
幼年期 | 1891-1898 | 1-8 | 8 | 19.5 |
漢文書房 | 1899-1905 | 9-15 | 7 | 17.5 |
公/醫學校 | 1906-1915 | 16-25 | 10 | 24.4 |
專心開業 | 1916-1920 | 26-30 | 5 | 12.2 |
社會政治活動 | 1921-1931 | 31-41 | 11 | 26.8 |
1931年,蔣渭水的逝世,同胞為他舉行「台灣空前葬式」的「故蔣渭水氏之台灣大眾葬葬儀」,同時宛如預言了日本統治下台灣反對運動的結束,僅存的少數非武裝抗爭團體已經氣若游絲,風雨飄搖。1942年,太平洋戰爭進行得如火如荼,台北市大直公共墓地被徵收為軍事要塞,蔣渭水的骨灰移置到關渡慈航宮。台灣光復以後,蔣渭水忠靈入祀圓山忠烈祠。1952年8月,遷葬到台北市六張犁的方蘭山公墓。當時由副總統兼行政院長陳誠落款設立的「革命先烈蔣渭水先生之墓紀念碑」,其下所鐫刻的遺囑其實並非蔣渭水原文,被擅改的部分是「社會運動」與「無產階級」的勝利,改為「吾人」或「台灣人」的勝利,修改的主要原因在於當年「反共抗俄」戒嚴體制下,執筆者不敢使用「無產階級」一詞。
2015年10月17日,由台北市政府、宜蘭縣政府以及蔣氏家屬,共同舉行「上醫醫國、渭水歸根」系列活動,為使「台灣新文化運動之父」蔣渭水落葉歸根,移靈回故鄉宜蘭,長眠於礁溪櫻花陵園「渭水之丘」。蔣渭水的家屬認為,在渭水之丘不豎立標語、不神格化先人,這樣才符合蔣渭水先生提倡自由、平等,以及為弱勢者發聲的平民風格。
宜蘭被稱為「民主聖地」,可說是百年來歷代先賢志士投身不同階段台灣民主與民族運動共同累積的成果,然而最早壯烈成仁的蔣渭水,及其同一時代的宜蘭菁英所締造的民主精神標竿,卻是公認的宜蘭人最大的驕傲,以及台灣人永遠的共同精神文明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