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紀錄

 

慈林楊欽年董事長

台獨聯盟主席陳南天

人權救援工作者艾琳達

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副教授劉南芳

主持人

學進國小陶笛隊

來賓感受黑名單面具

一份份的海外人權救援者介紹

開幕式合照

當時的發聲,無法磊落的進行

但必會迎來光明

讀劇結束後的大合照

開幕報導
 

在2024年6月8日的下午,慈林教育基金會舉辦了「救援‧黑幕之下—海內外人權救援與黑名單特展」及「台灣之音—在縫隙裡聽見自由特展」聯展開幕式,這項展覽不僅是臺灣人權救援的歷史回顧,也是台灣之音在威權時期成為自由象徵的紀念。

 

開場主持人低聲唱著,「叫著我,叫著我,黃昏的故鄉不時地叫我…今日又是會聽見著喔~親像塊叫我的……」。這首來自文夏的「黃昏的故鄉」歌曲,是當時許多被列入黑名單的前輩近二十多年無法回到臺灣的心情,以此緩緩為今天的聯展活動拉開序幕。

 

期間,由慈林的好鄰居學進國小校長李文芳帶領陶笛隊師生,共同為開幕式帶來五首不同曲風的歌曲,特別準備一首「Proud of your」透過小朋友悠揚的陶笛聲,將我們敬佩的心意傳達給為臺灣人權救援打拼的前輩們。

 

此次慈林特別邀請台灣獨立建國聯盟主席陳南天、人權救援者艾琳達、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副教授劉南芳,為我們分享他們與人權救援的故事。

 

陳南天主席在致詞中提到,「5月19日是一個重要的日子,為白色恐怖記憶日,不只是記住國民黨的白色恐怖,也是要記住臺灣人是多麼勇敢、多麼有決心,要突破這個黑名單、打破黑牢。」

 

艾琳達則分享了海外臺灣人在支持臺灣民主運動方面的貢獻,並說明了《美麗島》雜誌社和其他人物如何在黑名單時期提供支持:「海外的臺灣人一向是非常支持臺灣的民主運動,旅居日本的臺灣人也給予了許多協助,當然這無法公開。黃友仁先生會把一些資料寄給我們,而《美麗島》雜誌社成立最重要為陳文成先生,他援助了五千塊美金支票。其實有許多臺灣人都不知道,海外其實有很多人在關心臺灣的人權,在美麗島事件時,我能有比較多的功能,是因為我背後有許多特別的力量,如梅心怡、司馬晉等,他們動員了許多國民黨所不知道的人,不斷地走私文件進進出出,才能把這些聲音傳達出去。」

 

劉南芳副教授強調了民主是得來不易的,並提到了這個展覽將如何讓觀眾對於這段歷史有更深入的了解:「這是一個很不一樣的展覽,是關於『救援』的展覽。諾曼第登陸80年紀念拜登說,自由的代價是很昂貴的,如果不相信,可以來諾曼第看一看。在台灣的我們也可以說民主的代價,是很昂貴的,如果不相信,請你來慈林看一看。『再現』是重要的,我們今天透過採訪,記錄口述歷史,讓這些先人前輩勇士的事蹟透過展覽與戲劇呈現,表示這個時代正在和1970、1980年代的人對話。」

 

開幕結束後,慈林接著舉辦一場讀劇活動,透過紀錄劇場《1977聽見台灣之音》讀劇演出,將觀眾帶回到40年前,聆聽一台電話答錄機裡的錄音,以及在這些聲音裡逐漸喚起的臺灣意識,如何讓「為臺灣發聲」成為1970年代眾人一致的目標,竭盡心力在一個自由的國家為自己的同胞爭取自由。

 

當時空拉回那個被禁聲的時代,當我們聽見一台台答錄機所傳遞出的訊息,更是一聲聲難能可貴屬於臺灣的聲音。慈林]演藝廳內傳來的啜泣聲,更是生活在這個自由發聲年代的年輕人們,為當時的壓抑的前人們所泣。希望能透過這場活動讓更多少年人知曉臺灣的歷史,臺灣人的精神!

 

聯展即日起,將展至12月31日,帶領參觀者穿越時光,回顧臺灣從1960至1990年代的人權救援歷程,以及北美「台灣之音」如何在威權時期成為自由的象徵。展覽中也展出許多珍貴的史料原件,例如《進步週刊》及《雷聲》等刊物、羅益世與韋傑理(Gerrit van der Wees)的採訪影片、高俊明相關實物、相關人物傳記書籍,每項展出物件背後都有許多動人的故事,等待觀眾來探尋及親自感受,並透過互動式道具佈置,如:幫彭明敏製作假護照、郭倍宏的黑面具等,可讓民眾快速融入當時的情境。

 

展覽介紹 Exhibition Information

撕開黑幕的光|海內外人權救援暨北美台灣之音聯展

Tearing Down the Curtain: A Joint Exhibition of Human Rights Activism and Voice of Taiwan in North America
 

 

救援‧黑幕之下—海內外人權救援與黑名單特展
Aid Beyond the Shadows: A Special Exhibition on the Blacklist and Transnational Human Rights Rescue Operations
 

過去政治犯與黑名單是臺灣社會的禁忌時,有一群人發起行動救援、反抗,但在當時政府的重重監控與干擾下,讓基本的人權爭取行動,變得有如諜戰電影般「刺激」。救援‧黑幕之下特展將掀開威權的黑幕,讓大家一起了解這段神祕的歷史。
Back when political prisoners and the blacklist were taboo subjects in Taiwanese society, there was a group of people who launched rescue initiatives and resisted the authoritarian regime. At that time, however, intense government surveillance and interference turned human rights protests that were commonplace elsewhere into exhilarating scenes from spy movies. Aid Beyond the Shadows: A Special Exhibition on the Blacklist and Transnational Human Rights Rescue Operations will lift the curtains of the authoritarian regime, taking everyone along to learn more about this lesser-known period in Taiwanese history.

 

台灣之音—在縫隙裡聽見自由
Voice of Taiwan: The Sound of Freedom Between the Cracks
 

1977年就有「自媒體」?
當雙腳所踏之地不再熟悉,他們卻開始凝聚在一起,用盡全力在威權的隙縫中傳遞自由之聲。北美「台灣之音」特展將帶您了解一台家用電話答錄機如何在戒嚴時期成為臺美第一條熱線,讓世界聽見台灣!


Personal-media in 1977?
Their feet stood on unfamiliar soil but they began to build community and tried their best to disseminate information during the reign of the authoritarian government. Voice of Taiwan: The Sound of Freedom Between the Cracks takes its visitors on a journey to understand how an answering machine became the first Taiwan-America hotline during martial law, allowing the world to hear the voices in Taiwan.
 
 

聯絡資訊
 

慈林教育基金會

Google地圖

268宜蘭縣五結鄉二結路339號

聯絡我們

03-9650515 李小姐

參訪預約

點選預約

 (敬請先預約參訪)

開館時間

週二至周六 09:00~12:00;13:0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