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品麟/慈林職工
    讀劇「1977聽見台灣之音」,觀賞這樣的演出方式,仿佛帶領我們重回1977年,看見當年島內被禁止的聲音,當年島內的台灣人受到國民黨政府的戒嚴統治,許多的聲音與資訊無法快速地傳遞到海外,透過台灣之音以答錄機的方式,讓在美的台灣人能更快的了解島內的聲音。
 
    劇中讓我印象深刻的人物:1960年王克雄,從小立志台大法律系,卻被母親拒絕,只因王父在日據時期為檢察官,後在228事件中被槍決,而王母一直以來受到監視,在那樣的時空背景下王克雄透過努力求學,得到去美國讀書的機會。 在前往美國的飛機上,第一次讓他感受到免於恐懼的自由,劇中一首「What a wonderful world」更能展現王克雄當時的心境。每當台灣在國際間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時,王克雄與在美的台灣青年總能站出來為台灣發聲。直到他在同鄉會收到一張小卡,上面寫著VOICE OF TAIWAN…。
 
    透過讀劇的了解,我們可以知道在當時,這些小人物大力量的展現。紐約台灣之音-林俊提先生在最後用一句話換貫穿了整齣劇,「有功無賞,打破要賠」,就是這樣的心情,他們帶著能為台灣做點什麼的想法,一路支持他們讓台灣之音成為台灣民主歷程中的一個重要篇章,更是勇氣與希望的象徵。